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发端于1952年2月组建的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,自此开启了黔西南地区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。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“五·七”师范大学,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,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,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。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。2005年,兴义师范学校、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,扩大了办学规模。2009年3月,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。
2016年12月,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,新增为“十三五”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,2017年,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,2019年,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。近年来,学校秉承“勤学、尚美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校训和“大道至简、达及天下”的办学精神,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,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,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人才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。2022年,如期完成“一校一址”整合,在整合基础上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优化与提升。2023年,学校管理体制由“省州共建、以州为主”的“共管”管理体制调整为“省政府统筹管理、省教育厅主管”的“省管”管理体制。2024年,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,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地理位置: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滇桂三省(区)结合部,南邻广西,西接云南,地处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,属“左右江革命老区”。学校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木陇街道办兴义路1号。
办学条件:学校占地面积1118亩,建筑面积31.4万㎡,生均占地面积67.44㎡/生。其中,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72131.08㎡,学生宿舍面积112559.73㎡,体育馆面积14660.62㎡,实验室、实习场所面积24346㎡。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,图书馆面积27189.21㎡,阅览室座位数1653个;图书资源总量为145.68万册,电子图书124.13万种(册),电子期刊1.39万册,学位论文344.95万册,音视频86357小时。学校固定资产总值7.14亿元,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106.07万元。
学科专业:学校现有12个二级教学学院,42个本科专业;涵盖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历史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,学校获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;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;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,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4门;获贵州省重点学科5个,贵州省一流(培育)学科1个。省级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”项目123项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、省级一流教学团队1个、省级“金师”(教学名师)10名;荣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、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。
师资队伍:现有教职工750人,专任教师561人,其中高级职称266人,博士学位教师123人、硕士学位教师337人;外聘教师112人。学校有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贵州省“千”层次人才、贵州省百千万人才黔西南州州管专家等省州级称号性人才29人次。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贵州省优秀教师”“贵州省教学名师”“黔西南州优秀教师”等荣誉称号67人次。
人才培养:学校现全日制在校生11023人,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59%,涉及20余个少数民族,民族特色鲜明。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,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,目前有37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。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9项。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、省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(实训)基地2个。2024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1.35%。
科研服务: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,建有贵州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,贵州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个,黔西南州特色重点实验室9个,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;获批贵州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,贵州省人文社科创新团队4个,贵州省学术先锋4个,贵州省学术先锋号3个。近五年,承担国家级、省级科研项目100项。获省科技进步奖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5项,州科技进步奖1项。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奖11个。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、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。
学校与省内外10余个地方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,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。积极参与实施“精准扶贫”和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,助推中小学、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,近三年培训中小学教师达2万余人次。自2016年起连续8年成功举办中国—东盟旅游教育论坛、中国—东盟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讨会、中国—东盟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论坛、中国—东盟数学教育论坛、“康养+”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发展论坛等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。
(数据截至2025年4月)